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BigGIS應用】50年前的台中市政府陽明大樓現址其實是?

您知道 50年前的台中市政府陽明大樓(原台中縣政府)的現址其實是什麼嗎?

一個大水池???

原來是林務局東勢林管處過去是用來貯存原木的池子(貯木池)!!

https://gis.swcb.gov.tw/

#BigGIS

#台灣今昔地景


那這個貯木池是何時被填掉的呢?

讓我們由農林航測所的「航攝影像圖資流覽服務平台」來找看看!

目前在這個平台上,由陽明大樓位置週邊2.5km所能找到的影像如下:


其中民國65年(1976/12/11)的影像在BigGIS上有,已確定當時仍為水池。

而民國67年的影像剛好沒拍到這個位置,故無從得知現址狀況。

所以只能直接跳到民國72年(1983/7/2),結果明顯地,此時水池已被填平。


因此,至此我們只能推論,水池是在1977~1982年間被填平的;此外,依據維基百科的記錄,陽明大樓是在1995年興建,1996年台中縣府遷入。

【補充資料】感謝同仁陳鶴勳提供

臺灣總督府營林所臺中出張所設置於昭和元年(1926),位於今豐原市,昭和2年(1927)之後在臺中縣八仙山地區開始架設纜索鐵路,並將貯木場移至豐原,先將木材由林區各處集中於佳保台的手工製木場後再以台車運輸至和盛(今東豐大頭橋一帶),再以機關車運送至豐原貯木池,由豐原經縱貫鐵路運送至各地。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 豐原貯木池


https://tm.ncl.edu.tw/article?u=001_004_0000363780&lang=chn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

【GEE應用】漂移的國土-嘉義東石外海的外傘頂洲

 Google Earth Engine (GEE) 是由Google建置的線上GIS分析及遙測資訊視覺化平台,目前可免費(非營利用途)提供遙測資料、地形資料…等,讓學術、商業以及政府單位等使用。 該平台亦提供了許多API跟遙測資料處理工具讓使用者可彈性呼叫(參考Developer’s Guides與Code Editor),並建置客製化平台(參考Case Studies)。

例如,下面這個案例即是使用GEE平台建立了一個可以直接使用歷年Landsat衛星影像,並指定一個矩形區域製作動態GIF檔的網路應用程式:

https://geemap.herokuapp.com/voila/render/timelapse.ipynb


應用GEE 整合逾30年的Landsat衛星影像,將可作為製作展示環境變化案例之利器。

讓我們以嘉義東石外海的外傘頂洲為例,製作一份1984年至2020年的動態GIF檔。

自1985年迄今,嘉義東石外海的外傘頂洲不斷的退縮與縮小


對於外傘頂洲的描述,此處摘錄柯金源導演《我們的島-台灣30年環境變遷全紀錄》P385 的文字:

外傘頂洲是臺灣沿海最大的濱外沙洲,存在百年以上。因周邊陸地各種不當的人為使用,例如河砂開採、填海造陸(台塑麥寮六輕廠區、濁水溪流域)、流域治理與海岸工程,使得河砂補充大量減少,改變了堆積與侵蝕作用;加上外在自然營力的影響,沙洲每年愈往南偏移,甚至變短、變瘦、面積縮小。大潮期間,幾乎被淹沒。因此,始建於1914年的燈塔,也因為沙洲變遷,至今已歷經七次的重建修繕。

根據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的觀測資料,外傘頂洲從1983年到2014年,面積由二千四百公頃縮小為一千公頃,高度從十公尺降到二公尺以下。海洋環工專專家甚至預估,外傘頂洲可能到2028年就會低於海平面。

外傘頂洲與雲嘉海岸之間形成的內海潟湖,一直是牡蠣與文蛤的優質養殖場域,更是海岸的天然屏障;如果沙洲持續縮小,海岸土地將直接受到強浪侵蝕,嘉義東石、布袋的海岸堤防也可能會被掏空。如此,受到嚴重影響的將是潟湖內的養殖漁民以及觀光業者的生計。

外傘頂洲的後續變遷值得關注,更是各種工程作為的前置評估參考案例。

2020年10月3日 星期六

【BigGIS應用】命運多舛的淡海新市鎮-25年來的地景變化

 內政部營建署為紓解台北都會區中心都市成長壓力,解決都會區住宅不足及房價飆漲問題於1992年在淡水都市計劃區北側的農業地區規劃出1,756公頃土地,作為淡海新市鎮範圍,原計畫年期為25年(自1990年起至2014年止),計畫容納人口為30萬人。同時將此大規模計劃納入「六年國建」中。

1994年4月淡海新市鎮特定區計畫第一期工程開始動工,但2006年6月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決議停止淡海新市鎮的後續開發,僅完成第一期工程中第一開發區及第二開發區共約446公頃之土地徵收、整地、道路公共設施,以及興建六百戶的示範國宅。行政院經建會決議停止後續開發後,並一併縮小淡水新市鎮範圍至目前已完成整地之446公頃土地,預估人口也從原先的30萬人下修至13萬人。

由於歷任政府在建設推動過程決策草率、反覆與政策沒有持續性等弊端,造成淡海新市鎮發展一度遲滯,甚至停擺,情況直到2010年後始改觀。

由BigGIS上近25年來的衛星影像來看,大致可以看見幾個地景變化的轉折點:

  • 1996年填海造陸的圍堰工程正在進中
  • 1997年示範國宅興建中(新市五路二段)
  • 2001年完成填海造陸工程
  • 2005年填海造陸區內的淡水水資源回收區開始整地
  • 2008年新市一路一段開始出現建築
  • 2011年崁頂二路淡水郵局建物出現、青海路一段建物出現多棟建物
  • 2016年開始建物明顯增加、淡海輕軌軌道出現

1997-1998年,我在交大擔任研究助理時,當時計畫引進的自動粉光機的測試地點之一,正是興建中的淡海新市鎮,那時的國宅附近確實是一片荒涼,時過多年,淡海新市鎮的未來發展如何,讓我們用BigGIS繼續看下去。

淡海新市鎮空間位置

淡海新市鎮非位於山坡地範圍且僅南側局部地區具淹水潛勢

2020年(左)VS. 2005年(右)

2005年(左)VS. 1996年(右)

1996年(左)VS. 1966年(右)

1966-2020年淡海新市鎮之地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