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5日 星期四

20140529 日本砂防學會研究表-新潟大會心得(2)--部份議題與海報

因同時間進行發表的場次很多,只能就有興趣的題目擇一參與,以下簡單分享。
有些研究對我而言,還蠻有啟發性的。有些研究則細到讓我有點傻眼~~~ @@

一、危險聚落調查

(一)這篇將山區危險聚落的災因及分類方式,可以作為國內相關調查的參考。其中,聚落後方坡面的比高大於150m,且聚落位置距離河床的比高小於40m,為關鍵的特徵;且後者可能影較較大。



(二)這篇更有趣,探討古地名與深層崩塌地點之關連性~~
      之前日本有出過一本「

地名は災害を警告する ~由来を知り わが身を守る

」的書,也是由地名來找出當地的災害潛勢,一併推薦。
      http://www.amazon.co.jp/gp/product/4774154296/ref=oh_details_o04_s01_i06?ie=UTF8&psc=1




二、植物根系對坡面穩定之影響

這個場次是專門討論植物根系對斜面安定的評價。其中,對於不同植栽間距及間伐後的安定性變化模擬,以及如何實測植物根系的剪力實驗,都還蠻有趣的。












三、一般在研究或是作數值模擬時,最需要確切的災害發生時間,偏偏這個資料很難獲得,因此京大的山田真澄教授使用寬頻地震儀的訊號找出去年伊豆大島災害發生的時間。


四、有時候,真的不知該佩服還是該說他們人力經費太充裕,連伊豆大島災害中每一棟家屋的受災情形,都作了調查與樣態分析。當然,這對日後要作數值模擬時,是很重要的驗証指標。

五、這個研究也許對清疏時要土砂堆置方式的選擇有幫助,所用的模式是我們研究室的竹林洋史副教授開發的,本來想在回台前弄懂這個模式,不過,時間似乎~~~ orz


 六、這個~~  應該是蠻有用的研究方向,只是它的結論我實在不太瞭~~@@

七、是說日本人的研究常常細到讓我傻眼,這個是研究闊葉林對降雨落在坡面上的影響。


八、這個發表會方向真的很廣,也有人作這種調查。


九、這個研究剛好與我的研究中所用的方法相關--斜坡單元的自動化切割法。


十、這幾個都是崩塌預測模式相關的研究,都是用網格作為分析單元,似乎會場只有我是用斜坡單元(slope unit)。





十一、這個研究也吸引我的注意。探討土石埧(堤)內的間隙空氣對降雨入滲,甚至埧體安定性之影響。實驗及數值模擬部份,似乎都不錯。






十二、深層崩塌相關的海報





十三、與監測技術相關的
(一)使用CCD的畫面去推估水位、流速及流量,這個不知是否與這二年水利署委託發展的技術是否相似?


(二)使用TDR來監測河床及水位高度之變化,也可測得河床土砂空隙率,進而推估土砂流量。這是我們研究室宮田秀介助理教授的研究。






十四、防砂工程相關


2014年6月3日 星期二

20140528 日本砂防學會研究表-新潟大會心得(1)--議程及參展廠商部份

2014年 平成26年度(公社)砂防学会定時総会並びに研究発表会

一、整體感想:

日本砂防學會每年的定時總會及研究發表會都會在不同都道府縣舉行,時間均為二日的室內發表及一日(二種行程)的野外工程觀摩,如些可以增加大家的交流機會,這點很棒。

會議日程及野外工程觀摩地點:http://www.jsece.or.jp/event/conf/2014/1.pdf

今年共有192篇口頭發表,及175篇海報發表。每篇投稿時,均需附二頁之摘要說明。
內容由基礎的先端研究,至災害調查及工程規劃設計等實務分享均有,
因此,很適合真正想了解日本砂防研究與實務的人前來一看。
不過,因為這個發表會重點在交流分享,並未採事前審稿方式,所以偶爾還是會踩到一些地雷~~ XD


二、議程及主題

二天的室內議程如圖1,圖2。工程參訪的二條路線如圖3。
每年的進行方式,主辦單位都有設法在作些嘗試與改變。
例如,2012年的高知大會,將一些全英文發表的口頭報告(像我這種不會日文的留學生)集中成一個International session,但是效果不佳,聽眾太少。所以2013年的靜岡大會,就改回依主題將全英文報告也放入一般session,今年的新潟大會也是如此。
不過,他們似乎不死心,所以今年另開了一個特別的留學生session,邀請各國留學生介紹自己國內的砂防相關議題。只是今年只有二篇報告,一篇是我介紹台灣的土石流警戒系統,另一篇是越南同學介紹越南近年來的土砂災害。

圖1


圖2

圖3

三、廠商參展部份

今年的場地是在專門的國際會議中心,所以相關的設施及空間相當不錯,現在有30家廠商參展。感覺廠商及產品大多與前二年差不多(詳前文 2012年高知大會2013年靜岡大會),但還是有幾個有趣的產品,簡單介紹如下。

(一)擴充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技術應用於現場勘查 (圖4,圖5)
老實說,我們局裡在2010年就已經發展出來這個應用了(驕傲),拿著智慧型手機到勘災現場用鏡頭照一下,即會告知這裡過去是否有災例,或是土石流潛勢溪流、地質狀況等。
不過,這個廠商作的比我們更細,他還可以疊入3D災前航照或衛星影象,讓使用走入AR,直接用現場看到的視角看到災前的3D場景。
圖4

圖5


(二)iphone地震計app
簡單說,可以用iphone來測地震時現地的震度,同時可以設定超過多少震度時,會自動啟動攝影鏡頭拍照或錄影,也可以自動上傳社群網站,真是專業鄉民不可缺少的神器~~XD


(三)透地雷達應用於樹幹狀況與根系發展之調查


(四)新型穩定坡腳的block及組立式集水井

(五)可縮短工期的預鑄式組立護岸或防砂埧元件

(六)日本最近最流行的hydraulphone (與台灣常使用的geophone不同),亦即將麥克風裝入平版或是圓管內,放在河道上,由bed load 及suspend load 撞擊平版或圓管時發出之聲響,來測定河床輸砂量。



(七)現場有好幾個不同工法的研究會在推廣他們的新工法。

(八)自動化觀測器材,不過,最讓我有興趣的還是安裝後一次可以使用幾個月的「燃料電池」,如此,遇到需要緊急觀測時,就不必遷就電源取得的問題。



 (九)地錨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