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覺得重要】「水土保持與防災中英日三語詞彙」上線啦!!!

水土保持與防災中英日三語詞彙」上線啦!!!

奮戰了二個多月,終於完成「水土保持與防災中英日三語詞彙」線上版v1.0 !! (灑花)

目前已收錄逾2000個詞彙,主要參考2007年水土保持局雙語詞彙、2009年砂防関係用語辞典、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地盤工学会用語.......等。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短講推薦】快速review日本防災教育(林怡資)

【短講推薦】快速review日本防災教育(林怡資)
在防災工作與防災教育上,日本總是被一致推崇的國家。
不單是因為日本面臨的天然災害情勢是無比的險峻,更是因為日本面對天然災害的務實態度及作法。
來自暨南大學土木系的博士候選人林怡資,對日本防災教育有長期的深入觀察與研究。
經由這場35min的演講中,不單讓我們看到日本在防災教育上與社區結合及務實作法,也讓我自己重新思考未來防災工作與教育上如何更有系統性的推動。
強力推薦給大家。
===重點整理====
防災教育的目的
1.建立自我判斷力
2.幫助別人
3.傳承地區災害經驗
平時必須建立互信的基礎
做好平時的整備工作
防災就是由自己可以做的事情開始。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老照片說故事】人定勝天?-命運多舛的神木村隆華國小


於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台21線旁的隆華國小(舊址坐標:23°34'27.70"北,120°52'35.87"東),可能是近年來一再重建,卻又一再受災,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吧!

1996年賀伯颱風重創台灣,南投縣台21線新中橫公路水里-信義一帶,土石流、崩塌及洪水災情嚴重,其中陳有蘭溪及其上游和社溪等沿岸受創尤深。

照片1照片2為1996年賀伯颱風期間,編號「投縣DF194」(照片3)的土石流潛勢溪流發生土石流造成隆華國小受災的狀況,其中學校操場及一樓教室,幾乎被土石流完全淹沒(照片4照片5)。當時雖有部份學者主張該處土石流仍有復發可能,建議遷校,但居民考量交通位置等因素,最後仍以原地修復方式重建。但3年後遇上九二一大地震,第一次重建後的校舍再次損毀。


照片1 1996年賀伯颱風隆華國小受災空拍照(由西向東方向拍攝),綠色長形屋項為隆華國小教室,其左下方三層樓房為隆華便利商店,照片上方河道為和社溪,照片左側橋梁為隆華橋(謝金德提供)

照片2 1996年賀伯颱風隆華國小受災空拍照(由東向西方向拍攝) (謝金德提供)
照片3 1996年賀伯颱風隆華便利商店與隆華國小間的「投縣DF194」土石流潛勢溪流爆發嚴重土石流(謝金德提供)


照片4 1996年賀伯颱風隆華國小操場被土石流掩埋(謝金德提供)
照片5 1996年賀伯颱風隆華國小一樓教室被土石流掩埋(謝金德提供)


遺憾的是,震災重建時,建議遷校,易地重建的聲音,再次被否決,隆華國小在原址第二次重建,更大、更漂亮的校舍在各界的善款與努力下於2001年完工。

接著,2009年莫拉克颱風來襲,第二次原地重建的新校舍,就在和社溪的洪水淘刷下,再次毀損(照片6、7)。
照片6 2009年莫拉克颱風期間,因和社溪洪水淘刷基礎,造成第二次重建的隆華國小再次毀損 (嚴曉嘉提供)


照片7 2009年莫拉克颱風期間第二次重建的隆華國小再次毀損(黃文洲提供)



第三次重建,大家終於同意遠離這個舊址了。

2005年世界銀行「世界自然災害熱點及風險分析報告」指出,台灣同時暴露於三項以上天然災害之土地面積為與面臨災害威脅之人口均為73%,高居世界第一;而隆華國小在短短十幾年間,分別受到土石流、地震、洪水三種不同災害而毀損的狀況,也許就是這樣的縮影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七二水災期間,和社溪的洪水淘刷即曾造成隆華橋的第一次斷橋(照片8);2009年莫拉克颱風期間,同一側的隆華國小亦因相同原因而毀損;就在今(2017)年的0601豪雨期間,隆華橋再次因洪水淘刷造成第二次斷橋及多棟民宅毀損(照片9),顯示這十幾年河相的變化其實有跡可尋。因此,如能持續蒐集各地區之歷史災害照片,將有助於對未來可能致災的地點及災因有更好的預測結果。




照片8 2004年七二水災期間洪水沖毀隆華橋(照片中間偏右處即為九二一地震後第二次重建的隆華國小)

照片9 2017年0601豪雨期間洪水再次沖毀隆華橋及多棟民宅(劉維則提供)




如您想知道每一張照片的明確地點及相關故事,請連上歷史土砂災害照片平台(http://246.swcb.gov.tw/event2015),更歡迎的大家分享手邊的歷史災害照片喔!

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災害歷史影像】我們的島 第120集 來自桃芝的消息 (2001-08-13)



不小心看到這個~~
可惜這個2001年記錄桃芝颱風的影片,到2012年才放上youtube~~

由此可知,一定還有很多的災害紀錄資料,是散在我不知道的地方....

究竟,我有沒有機會全部蒐集,建立完整可分享的資料庫呢?


====================
珍貴影像導覽:

07'00"~08'30 南投縣水里鄉郡坑村土石流災情
16'40"~17'35" 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隆華國小(九二一後重建中的影像)
19'00"~21'30" 南投縣信義鄉豐丘村土石流災情
21'40"~23'30" 南投縣信義鄉新山村南平坑土石流災情
23'30"~28'30" 南投縣水里鄉上安村土石流災情
29'30"~35'00" 南投縣信義鄉新鄉村筆石聚落土石流災情
37'30"~44'30" 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神木商店、派出所


裡面有些居民提到住了幾十年都沒看過這種災害,並認為是九二一地震直接造成的影響。

其實,若以水里上安、郡坑的災害現場來看,
受災地區現場遍布的礫石形狀多呈圓形,這些應該都是河床堆積物,並非一次性崩塌所造成的結果;九二一當然造成了許多新生崩塌或土石鬆動,但釀災的主因,應該還是桃芝的強降雨帶動河道上的土石料源所致。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科技新發現】i-Construction - ICT技術如何翻轉日本營建業

年來日本面臨少子化、人口老化等現況,預估10年內將進入勞動力嚴重不足的時代,特別是傳統勞力密集的營造業受影響最大。為提前規劃與因應此問題,日本國土交通省擬應用資訊及通訊技術(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發展提昇生產力技術之革新能力,並稱之為 i-construction

過去多數觀念認為,營造業因其施作特性,不可能比照製造業採用生產線及自動化方式提高產能並減少勞動力;但藉由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等新技術的成熟與導入,日本國土交通省提出推動 i-construction的三個新觀點(如圖1):

  1. 將營造工程變成最先進的工廠。
  2. 把最先進的供應鏈管理導入營造工程現場。
  3. 打破營造業工程現場二種常規,持續改善工程方法。
1 推動i-Construction觀點示意圖



其中,在「將營造工程變成最先進的工廠」方面(2),從調査,測量到設計、施工、檢査、維持管理・更新的所有營造生産流程, 全面引進無人機測量、3D建模、營建資訊模型(CIM)e-GNSS衛星定位測量等新技術,活用ICT整合營建機具等,並引進「同步同程技術」(1)與「進度前移模式」(2),大幅提昇工作效能,減少勞動人力,提高施工安全性。

2 將營造工程變成最先進工廠流程圖


而在「把最先進的供應鏈管理導入營造工程現場」方面(3),則在設計階段即導入整體最佳化設計的概念與方法,並藉由建材規格標準化與元件化,採預鑄與組合式等方式,將施工過程工廠化,提高供應鏈效率,以達成降低成本,提昇生產率之目標。

3 「供應鏈管理」導入營造工程現場示意圖


針對「打破營造業工程現場二種常規,持續改善工程方法」方面(4),由於日本的公共工程過去常被要求儘量於當年度完成(3),但限於發包等作業時間,嚴重擠壓了施工工期,間接影響品質。為避免年度初業務執行量太少而集中在年度末完成,後續將以地區發包者協議會作為平台,讓中央及地方等發包機關參與、協力達成施工時間分散化,避免過度集中於年底。

4 容許跨年度施工策略圖

日本推動i-Construction除了希望改善未來勞動力不足的隱憂外,亦希望藉由新技術的引進與整合,翻轉營建業工作環境不佳的刻版印象,並提昇生產效率與產值。目前國土交通省已訂定推動i-Construction相關工作架構,並由產官學研共同成立 i-Construction聯盟,同時活用i-Construction相關大數據,並預備將i-Construction包裝為各式新產品,拓展海外市場。後續其推動情形與作法,值得國內持續關注與學習。

1「同步工程技術」(concurrent engineering)
進行產品與系統開發時,同時召集設計與施工等部門,邊討論各種問題,邊進行協調同時又實施作業的生產方式;亦即並非等某階段開發完成後才進入一下個階段之作業方式。

2進度前移模式 (front loading)
在施工初期就先針對後期工程可能產生變更設計等的狀況進行模擬與檢討,以提昇品質,縮短工期。這種作法運用在營建資訊模型(CIM,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Modeling)設計階段,即可針對RC結構物進行施工界面的「干涉測試」,以檢討工法及施工要徑之妥適性,避免日後的變更設計及施工延宕。

3日本之會計年度係於每年4月至隔年3月。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科技新發現】新型態的政策評估工具-荷蘭永續水資源管理桌遊

著資訊傳播速度愈來愈快、資訊交易與取得之門檻愈來愈低,身處民主社會,任何政策推動之順利與否,不僅要靠更精準的模式建構與推估,更必須與政策相關之社區、民眾、民選官員及相關之利害關係人進行充份的對談與溝通,以取得共識。

為因應人口增加、氣候變遷可能造成澇旱不均、水資源不足,以及海平面上升等環境壓力與挑戰,荷蘭Deltares國際水利工程顧問公司發展了一套永續水資源管理桌遊(Sustainable Delta Game)整合政策評估工具、開放式的討論機制(1),以及先進的工程與環境模擬之數值模式(2),以遊戲方式讓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及各方利害關係人可以充份理解不同政策方案之內涵、預算、時程與可能影響,並以視覺化的方式即時模擬與回饋未來可能之變化,以期能建立最佳的共識與決策


 1開放式的討論機制 (圖片來源:註1)

2 工程與環境模擬之數值模式及實體桌遊卡片(圖片來源:註2)

在這個永續水資源管理桌遊,參與者可以在三個虛擬場景中任選一處去訂定和實施針未來100年水資源永續管理之調適方案,而其面臨之狀況與問題包含:乾旱、淹水、農業、河川航道及港口淤積與洪水等。

遊戲開始前必須先設定調適方案之核心價值與可能情境,包含水環境功能之優先順序(如自然休憩、滯洪、經濟發展或都市發展)、工程技術與規模、氣候變遷程度、人口及經濟成長狀況、防洪標準、空間規劃、權責單位、決策依據等。待提出如還地於河、加高河岸堤防、加高都市週邊堤防、提昇堤防強度、建立疏散時機、防洪建築型態、河道疏浚、保留自然綠地等對策方案後,藉由運算軟體模擬數十年後的情況,評估政策結果,並藉由不斷的「討論-提出可能方案-溝通與決定方案-模擬-檢討-修正」的過程(如圖3),逐步取得最佳政策方案之共識。

(a)
 
 (b)
 (c)
 (d)
 (e)
(f)
3 永續水資源管理桌遊進行程序 (a)討論 (b)提出可能方案 (c)溝通與決定方案 (d)模擬 (e)檢討 (f)修正 (圖片來源:註1)


該公司也有提供免費的線上模擬遊戲可供測試參考(如圖4,網址:http://waasonline.deltares.nl/ )


4 免費的線上永續水資源管理模擬遊戲



國內目前在治水等相關基礎建設規劃上,也一直面臨安全與環境等相關議題折衝等問題,也許這樣的共同溝通方式與討論平台是可作為借鏡的方式。

參考資料與相關連結:

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知識分享】日本「深層崩壊対策技術に関す る基本的事項」中文譯本

大規模崩塌防減災工作,為水土保持局未來四年的重點業務。為建立相關防災機制,參考國內外相關經驗與研究為重要的基本功。
這是日本國土交通省「國土技術政策總合研究所」於2014年所編撰的「大規模崩塌對策技術之基本事項」,我們已將其編譯為中文版,便於知識分享。
翻譯內容如有疑義時,歡迎回報與討論。
中文譯本下載:http://tech.swcb.gov.tw/page3.php
================================
大規模崩塌,雖然發生頻率較一般土砂災害低,但是其規模卻相當大,常會造成莫大災害。對於大規模崩塌或大規模崩塌所形成的堰塞湖,傳統的防砂工程設施能否足以對付,尚難以定論。此外,根據日本「土砂災害防止法」規定的「基礎調查」完成之土砂災害危險性資訊(防災地圖),亦未充分涵蓋大規模崩塌的有關資訊。亦即,傳統的土砂災害對策技術,尚難以充分防範大規模崩塌災害的侵襲。
本資料就下述各對策相關技術之基本事項整理成冊,提供今後大規模崩塌對策之參考:
一、整備工程設施之硬體對策
二、迫切性相關資訊預警之軟體對策
三、可能影響範圍相關資訊(防災地圖)劃設之軟體對策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豪雨重創日本九州 50萬人被迫疏散」-- 那實際疏散人數多少呢?

這二天日本九州豪雨造成災情,媒體報導「50萬人」被迫疏散,這個數字是如何得來的呢?

其實,嚴格說來,這個數字其實是已發布「避難指示」及「避難勸告」區域內的居民人數。
而「避難指示」及「避難勸告」係由市町村所發布,由於各地區之地域防災計畫中,均已事前統計居民戶數及人數,因此只要確認發布範圍,系統即可自動統計總人數。

日本消防廳的「災害情報詳報」(如2017/7/6  09:30第8報)中,即會統計全國總人數,如下表:


但是注意的是,這個數字並不是實際已疏散的人數,以這次災情嚴重的福岡縣為例,依據福岡縣災害應變中心2017/7/6 09:00 第5報的資料,「避難指示(緊急)」近40萬人中,實際避難人數為1,227人,亦即大約僅有 0.3%

這並非例外,而是真實狀況。


畢竟,類似風水災的災區範圍,許多淹水地區可採垂直避難方式;即便是土砂災害潛勢區,在緊急狀況,目前日本的防災教材上,還是容許以遠離山壁側方式的垂直避難,或就近於鄰近高樓層的RC建物避難,未必要到指定的避難處所。
由另一個角度來看,要求要100%的實際疏散比例,在風雨交加的當下,實務上並不可行,移動過程中亦可能造成更大的風險;更別提要收容50萬人那需要多大的動員與後勤能力了!!

不是疏散不重要,而是建立民眾自主防災能力更重要。

寫到這,必須要強調的是-「不是疏散不重要,而是建立民眾自主防災能力更重要。
政府應該扮演的角色是提供完整的防災預警資訊,包含平時公開災害潛勢區域、規劃並宣導讓民眾熟知避難路線與避難處所,在颱風豪雨期間適時發布警戒資訊,讓民眾能提早掌握環境可能的變化,並依自身的條件適時的決定最佳的防災作為;同時,政府應作好事前的疏散整備工作,讓願意主動疏散及有需要被安置的民眾,都能得到足夠的支援。
另外,政府在時間、人力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處置的重點應該優先放在協助防災弱勢族群(例如老人安養院等),事前掌握轄區內的防災弱勢族群,俾能在災前主動協助。

「自助、互助、公助=7:2:1」

面對日益複雜的災害型態,再縝密的防災計畫也不可能因應所有狀況,而民眾也必須認知在防災工作上,自助永遠是最重要的自救條件。當然,自助不僅限於災害期間,平時就應積極掌握防災資訊及參與社區防災相關活動;例如平時就要熟知住家附近的災害潛勢地區、避難路線、避難處所及參與社區防災演練等。同時,在颱風豪雨的天氣預報發布後,即應隨時掌握留意相關資訊,並配合地方政府相關指示進行疏散避難。因此,如何建立民眾自身的自主防災能力,不僅是政府的重要工作,更是每一個公民不可廻避的責任。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706001732-260408











豪雨重創日本九州 50萬人被迫疏散
























豪雨重創日本九州 50萬人被迫疏散
豪雨重創日本。(美聯社)
颱風南瑪都掠過日本西南部和西部之後,又遇梅雨鋒面帶來的豪雨侵襲,九州地區大雨肆虐,河水暴漲造成民宅傾倒,道路被土石覆蓋已成小河,傳出地方因土石崩落對外交通中斷,政府與自衛隊救援中。目前已知1人死亡、10人失蹤,近50萬名居民被迫疏散。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陸上自衛隊昨進駐福岡縣,展開搜救。但豪雨不斷,災區隨處可見到被水流沖毀的民宅、翻覆的小貨卡,原本的道路也被土石覆蓋,加上水流已變成小河,足以讓人行走時陷入泥淖。
自衛隊員把需要救助的老人、患者及小孩,一個一個從災區背出來。幸運獲救的90歲阿嬤表示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雨勢,真的是「做夢也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日本政府發言人、官房長官菅義偉則表示,目前已動員約7500名警消及自衛隊員投入救災;同時派出60架自衞隊直升機和軍機協助救災。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