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日本「災害對策基本法」對「避難」的定義作了重大的修正~~


轉貼與北海道大學翁教授的討論:

陳振宇: 這個意思是,由於強風豪雨時,硬要民眾移到避難處所的過程太危險,所以既使地方政府已發布疏散指示,民眾還是可以留在家中?

Clyde Weng: "避難"行為的定義從屋外移動,廣義解釋成在家裡或安全的室內防範也是一種避難行為,自治體可以針對不同狀況發佈防災"避難"指示,定義真是tricky

陳振宇: 對於區域型的淹水災害,垂直避難確實是一種選項,但是土砂災害恐怕不妥~~~

Clyde Weng: 可能這次的修訂也考量核災的狀況,核災的應變措施包括居家防範和服用碘片等,隨時代科技的改變,災害的形態也愈來愈複雜了

http://www3.nhk.or.jp/news/html/20130617/t10015357121000.html

ニュース詳細

改正災害対策基本法が成立
6月17日 15時42分

改正災害対策基本法が成立
災害から身を守る「避難」の考え方を見直し、状況によっては屋内にとどまるよう自治体が指示できることなどを盛り込んだ改正災害対策基本法が、17日の参議院本会議で可決・成立しました。
政府はおととしの巨大地震や相次ぐ各地の豪雨災害を教訓に、災害対策基本法を去年から段階的に見直しています。
17日、参議院本会議で可決・成立した改正災害対策基本法では、自治体が出す避難勧告や避難指示で屋内にとどまって安全を確保するよう住民に指示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ようになります。
これまで自治体が呼びかける「避難」は、自宅から移動することと定義されていましたが、大雨で市街地が浸水している場合避難場所に移動することがかえって危険な場合があり、実態に合わないと指摘されていました。
また、この法律では、一人で避難することが難しい高齢者や障害者への支援を明確にするため、名簿の作成を市町村に義務づけ、本人の同意を得て、消防や民生委員などにあらかじめ提供できるようにしています。
改正災害対策基本法は1年以内に施行される見通しです。
このほか、17日は大規模な災害の際、復興のために必要な事務手続きを簡素化し、自治体が行う作業を国が代行できるようにする大規模災害復興法も可決、成立しました。

以下是翁教授提供的翻譯:
有鑑於前年發生的巨大地震及各地相繼發生的豪雨災害等教訓,日本政府從去年開始階段性地修訂災害對策基本法。

於本月(六月)十七日於參議院本會期會議中,表決通過成立的災害對策基本法修正案中,自治體可針對在留在室內以保護自身安全的民眾,藉由發佈避難勸告及避難指示,對此類在室內的民眾進行指示。
在災害對策基本法通過之前,對於自治體而言,⎾避難⏌是被定義成從自宅開始往其他地方移動的過程。但在豪大雨的狀況下,在市街裡浸水的區域中,此類的避難移動過程有很大的危險,之前的法令被認為不符合現實防災遇到的狀況。

此外,在災害對策基本法中,為了對高齡者或身障者等個人避難不便者有更明確的災害支援,市町村被指示需對此類個人避難不便者編訂名簿之義務,在得到本人同意的狀況下,消防或民生委員等可更進一步對這類人士提供協助。
改正後的災害對策基本法將在一年內施行。
此外,在十七號的會議中,並通過⎾大規模災害復興法⏌。其中訂定在大規模災害發生時,為災後重建及復興所需的事務手續將可予以簡化,自治體的業務亦可由中央政府代行等規定。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防災第一步-「趨吉避兇」:了解住家附近的災害潛勢


這篇是上個月幫水保局寫的一篇稿子,順便整理一下國內的災害潛勢網站~~
不知道還有沒有時間寫下一篇~~~








防災第一步-「趨吉避兇」:了解住家附近的災害潛勢

「安居樂業」是每個人心中的希望,但想要達到這個目標,「趨吉避兇」則是必要的前提。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近年來天然災害發生的規模及頻率似乎有增加的趨勢,在台灣這片土地,每年都有可能遇到淹水及崩塌、地滑、土石流等坡地災害,如果平時能對這片土地多一些了解,才能在事前避開災害可能的發生區(或稱災害潛勢區);既使對於已經居住在災害潛勢區內的民眾,如能對週遭環境可能發生的狀況多一分認知,才能事前做好防災準備,將可能的災害降到最低。

    那到底要如何了解自家住宅附近是否有天然災害潛勢呢? 其實政府相關單位近年來早已積極在進行詳細的調查與事前的模擬,並透過網路的方式,公開相關的結果。例如,各地可能淹水的地區,以及在不同降雨量下,可能的淹水深度,可以在水利署的防災資訊網下載淹水潛勢圖(http://fhy2.wra.gov.tw/PUB_WEB_2011/Page/Frame_MenuLeft.aspx?sid=27)(如圖1);山區容易發生土石流災害的土石流潛勢溪流地點,可至水土保持局的土石流防災資訊網用Google earth的方式查詢(http://246.swcb.gov.tw)(如圖2);甚至對於都會周邊山坡地以及山區等,容易發生落石、崩塌等地質災害潛勢地區,也可以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坡地環地質資料庫查詢系統」上,透過線上GIS地圖的方式快速查詢到相關結果(http://envgeo.moeacgs.gov.tw/geoenv/default.asp)(如圖3)

    不過,對於一般民眾而言,要記這麼多不同單位的網址,其實是不太方便的。還好,從去年開始國科會所屬的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已經幫大家整合了這些資訊在「災害潛勢地區網站」,今(102)年的最新資料已經更新上線了(http://satis.ncdr.nat.gov.tw/Dmap/102gis.aspx)(如圖4),您可以使用GIS地圖的方式,快速查詢到各地可能淹水的深度(如圖5)、各種坡地災害潛勢區的位置(6),甚至是前年日本311地震後,大家最關心的地震可能造成之海潚潛勢區,也在今年第一次公開上線了(7)。同時,這個網站也提供各地淹水災害、坡地災害及土石流災害的雨量警戒值(如圖8),對於民眾或社區在進行自主防災時,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正所謂「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面對無可迴避天然災害,我們惟有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去了解環境周邊的狀況、才能在事前作好相關準備,降低、甚至避免可能造成傷害,以保護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2013年日本砂防學會研討會分享(4)---主題:崩塌機制與警戒模式

崩塌機制與警戒模式這二個部份,是我最想研究的部份,相對於土石流災害或是深層崩塌,崩塌災害可能才是風險最高的天然災害~~~

一、崩塌機制









二、警戒模式





2013年日本砂防學會研討會分享(3)---主題:深層崩塌與堰塞湖

本次研討會之領域包含砂防事業、構造物、土石流、土砂流出、警戒避難、管理與遙測、火山、地震、生態系、地滑、邊坡穩定、砂防計畫、崩塌,其內容已涵蓋了所有的日本砂防界現在最熱門的議題,是日本砂防學界年度的最大盛事,每年5月會在不同地區舉辦。

今年共有174篇口頭報告(分成六個場地同步進行),183篇海報(分成二天分別張貼與討論),合計357篇。詳細題目請參考:http://www.jsece.or.jp/event/conf/2013/presentation_table_v2.pdf

時間關係,我沒法一一介紹,以下我儘量我有興趣的相關議題海報照片直接貼文~~~

這二年的砂防學會有關深層崩塌的論文,明顯增加不少~~~

一、深層崩塌相關海報















二、堰塞湖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2013年日本砂防學會研討會分享(2)---主題:參展廠商篇

2013年日本砂防學會研討會分享(2)---主題:參展廠商篇

這次的參展廠商,大部份的內容,都曾經看過,
但還是有一個和去年的壓入式工法(詳參此篇),一樣讓我驚豔、非常有創意的產品-デコメッシュ模版。

一、デコメッシュ模版

這個模版非常特別,它是利用像百頁窗的原理,讓整個模版看似透空,但灌漿搗實時,混凝土卻不會流出;同時,因為透空的關係,故其重量很輕,容易組裝,且採不拆模的方式(所以成本較高??),表面也不須二次施工修飾,故可縮短工期,減少現場施工人數。





二、非常規攝影測量

這個台灣中興社也有人在用,但不知是否為同一套產品,總之,它只要使用一般的數位相機對目標區拍幾張不同視角的照片,再給定參考點後,即可自動計算出地形DEM。
去年的研討會也有看到一篇拿這個產品來推估天然埧土方量的PAPER,我是覺得這個對我們災後現勘的初步評估是蠻有用的,雖然精度不像LIDAR這麼高,但具有快速又相對便宜很多的優勢,值得一試。









三、防砂埧補強アンカー工法






四、可以監聽地下水流聲音的儀器,以掌握地下水流動之狀況



五、SBウォール工法,利用現地堆積的土砂當作大型防砂埧內的填充材料,不但省下大量的混凝土,也解決了部份土砂清運外地的問題,這幾年在日本已經是很常見的工法了。



六、Hydrophone :直接設置於流路上,監聽河道內bedload等流動時撞擊的聲響,間接量測河道內的土砂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