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Glob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Association (GSDI)於2016/11/28~12/2 假南港展覽館熱鬧登場,除了收費的國際研討會外,還有19場免費但精采的論壇。
GSDI 主網站:http://gsdi15.org.tw/
各Workshop場次:http://gsdi15.org.tw/Workshop_index.aspx
水土保持局籌辦了其中一場workshop,我也負責主持第二個session,議程表如下:
預擬的討論議題如下:
不過,遺憾的是,由於時間有限,無法針對每一個議題深入討論。
以下僅針對本人整理的重點,摘要如下:
最後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的黃奉琦博士,為這次的討論提供了一個好標題:
水土保持局籌辦了其中一場workshop,我也負責主持第二個session,議程表如下:
與談人特別邀請逢甲GIS中心主任周天穎教授、台大土木系劉格非教授,以及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秘書長鄭錦桐博士。
預擬的討論議題如下:
不過,遺憾的是,由於時間有限,無法針對每一個議題深入討論。
以下僅針對本人整理的重點,摘要如下:
- 劉格非教授
- 人為災害較易監測,天然災害的監測必須面臨更嚴苛的戶外工程規格。
- 智慧防災可以人體的防疫系統作比擬,包含監測=>反應=>決策=>執行
- 目前監測多以雨量為主,應有更多樣的監測項目及更高的監測密度
- 先有自動化後,才能進到智慧化
- 民眾的自主防災能力及教育是重點
- 鄭錦桐博士
- 智慧的重點=>快、準
- 台灣有很好的 ICT及IOT基礎,未來可能每個人(每家)都是監測站(地震、PM2.5、氣溫..)
- 對保全業及產險業而言,客戶損失愈小,即表企業獲利愈大
- 日本已進入防災4.0
- 民眾必須相信有災害風險,才會有行動
- 周天穎教授
- 前幾年推動企業防災,請7-11店員於淹水時拍照回傳災害照片=>推不動,因非自發性的行為
- 善用或轉化民眾打卡等自發性的行為來協助防災工作
- 未來「買(找)資料」會是個好生意
- 與會人員綜合意見
- 政府常怕資料不夠精確不敢公開資料,很可惜
- 資料應正規化
- 過去的資料及數據很重要
- 資料要公開
- 民眾的防災教育很重要
- 主持人(就是我啦)
- 調查評估=>監測=>預警=>通報=>應變 ====>每一個環結都有智慧的元素,也都是商機
- 智慧的目的==>省時、省力、省錢==>不僅要能解答,更要有進一步提問的能力
- 智慧防災的對象==>政府(穩定)、企業(獲利)、民眾(安全)
- 民眾可以成為內容提供者,例如用手機錄一小段下雨影像,上傳後,系統自動判斷雨勢
- 未來每個人的手機(環)都是在地的sensor
- 企業佈建sensor,提供「天氣、防災」服務,也許是商機,有商機才有更多人投入
最後水土保持局技術研究發展小組的黃奉琦博士,為這次的討論提供了一個好標題:
智慧防災vs 防災智慧
我想就借用她的點子,用這句話作為本次Workshop的結語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