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轉貼】風災避難何處去? 你不可不知的防災地圖資訊


原文:http://e-info.org.tw/node/109610

風災避難何處去? 你不可不知的防災地圖資訊

文字大小
 3  1 Share0 
 
 
本報2015年8月21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天鵝颱風來不來,全台都在警戒中,面臨極端氣候災害,防災應變不可少。以日本311海嘯為例,在災情慘重的岩手縣釜石市,釜石小學締造了無人傷亡的「釜石」奇蹟,其原因就在於平時嚴密的防災教育訓練,讓這些孩子在災難突襲時,展現出比成年人更正確、快速的決斷力。反觀台灣,我們如何獲取環境變動的相關資訊?該往何處避難比較好?
對此,國內各部會已釋出各種防災資訊,並製作成可在行動載具上使用的APP,例如想知道是否會有水災,水利署「行動水情」App會告訴你最新資訊;而中央氣象局提供「地震防災求援」App;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提供「土石流防災資訊整合版」APP;核災,請查原能會。
內政部消防署網站則提供了避難地點資訊,但每種災難都指向同一個避難場所嗎?面對複合式災難,比如急降雨造成通訊與道路中斷、地震海嘯導致核災等等,又該如何因應、找到失散家人?記者尋遍各網頁後,發現答案不只一個。

防災地圖? 先找區公所網站

國內的災害防救體制,採三層分級觀念,由中央部會提供災害潛勢地圖等圖資,地區再依據當地特性,如地勢低窪,人口多寡,地理位置等,繪製在地的地區防災地圖。也就是說,無論是地震、水災、或是土石流,資料都會彙整到各區公所。所以只要到區公所網站的防災專區,就可以查得簡單又易懂的防災避難疏散地圖。內政部消防署針對全省各地也提供類似的資訊。
由地方民眾與專業團隊合作繪製防災地圖,這樣才可以確保地方資訊的正確性,但實際上,大部分的防災地圖還是由政府單位決定,而各地的防災地圖資訊差異也很大。
台南市麻豆區巷口里防災地圖(資料來源:消防署)
台南市麻豆區巷口里防災地圖,點圖可放大(資料來源:消防署)
逃難地點可能比你想像的遠。圖為台北市北投區永明里疏散避難地圖,點圖可放大。(資料來源:北投區網站)
消防署災害預防科李國齡科長表示,消防署的深耕計畫戶分期補助地方建立防災體制,但個別淹水清淤的工程,或是土石流等,不同災害是由不同主管機關負責。
所以,如果你家是在土石流潛勢區,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也針對土石流災情的村里提供地圖。水利署的水患自主社區資訊系統,也針對容易發生水患的地點製作更詳盡的地圖可供參考。這兩個網站都提供更詳盡的地區防災資訊,但這只針對特殊地區。
宜蘭縣頭城鎮土石流疏散避難圖。資料來源:水保局網站。
宜蘭縣頭城鎮土石流疏散避難圖,點圖可放大。資料來源:水保局網站。
永樂社區水災防災地圖(資料來源:水利署網站)
永樂社區水災防災地圖。點圖可放大。資料來源:水利署網站。

為什麼我不知道我家的防災地圖?

為什麼絕大多數的人不知道去哪裡找防災地圖的資訊?這答案跟所處縣市有關。防災地圖的推廣,各縣市不一,高雄市從2011年就每戶發放防災卡,有些地區會以年曆印製發放,有的地區僅公佈在里民中心。
除此之外,教育部針對各級學校,積極推廣校園防災計畫「家庭防災卡」,請家長與學童共同參與討論填寫,資訊包括不同情境的安置地點與收容所。透過事先規劃,在災難發生時可盡快與親人取得連繫。
教育部推動的家庭防災卡
教育部推動的家庭防災卡
但如果已畢業多年,或是無就學子女,縣市首長或里長也沒積極傳播防災資訊,就只能自己上網去找資訊了。

防災地圖玩真的還是玩假的?

進一步看這些防災地圖,通常會指出一個原則:水災應就地避難或垂直避難;低窪地區前往避難收容處所,地震:前往開放空間或公園避難。此外,地圖中至少會有一處的收容所,有些地區會提供室外與市內兩種不同選擇,或依據災害特性提供不同避難地點。
防災地圖的圖示
防災地圖的圖示。點圖可放大。
我們以麻豆區圖示來看,防災地圖具備的項目:針對不同災情的收容所、取水點、物資儲備點、通訊設備放置點、福利機構等,大致都被納入考量。
2010年中度颱風凡那比侵襲下,老人養護中心老人半身淹於水中的畫面,引發各界重視福利機構在災害中須被優先撤離的問題,因此,福利機構也特別標示出來。這份防災地圖概念完備,可惜的是,取水點、物資、通訊設備放置點等資訊都未在地圖中標示出來。
相較之下,許多縣市只提供簡易疏散避難圖,簡單逃生方向,加上一個避難地點,與連絡電話,訊息嚴重不足。
但因不同災害而設置不同避難點,是否也容易造成混亂?農委會水土保持局防災中心主任陳振宇舉例說,2014 年日本廣島發生嚴重土石流,兩位老人在慌亂中,反而跑到地震避難處。故提供單一、相對安全的選擇,也是另一種考量。

如果剛好外出去旅行時發生災害….

PWS功能,將來若遇到災難時,政府可以在數秒內、大量傳送災防示警訊息。資料來源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
PWS功能,將來若遇到災難時,政府可以在數秒內、大量傳送災防示警訊息。資料來源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
若剛好外出而身處災區,透過Google台灣災害應變資訊平台,就可得到即時資訊,目前可顯示颱風、豪雨、土石流、淹水、河川水位和公路等資訊,資料來自中央氣象局、水利署、水土保持局、公路總局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正在推動公眾示警系統(PWS),主動將災防示警訊息傳到民眾手機,預計2017年完成,但功能僅限於使用4G手機的民眾。
若還想進一步了解防災資訊,在中央地質調查所,可依地址查到地質資料,如順向坡、土石流、斷層等,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網站的「地圖查詢」,也可查到各區天然災害,包含斷層、土石流、暴雨淹水潛勢等資訊。
不過,不管查了多少地圖、APP,提前準備,跟家人事先商量才是趨吉避凶之道。另外,災難發生時,交通運輸、通訊等可能都會中斷,這些因素都要納入考量。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