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事持續做,終會成就大事。
從2018年7月開始,農村水土保持署每天堅持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每日蒐集與記錄全台土砂災害相關的新聞報導。這項工作沒有華麗的設備,也不需要複雜的技術,但需要恆心與耐心。七年來,從未中斷,直到2025年3月止,已默默累積了多達1,768筆資料,全部存放於「歷史影像平台」中。這些新聞不僅是一則則災害事件的紀錄,更是時間與空間交織下,山林變化與災害熱點的真實寫照。 這些資料看似零散,但當它們被整理、分類並長期觀察後,就能揭示出具有價值的資訊。
例如,中橫公路台8線117.4k(關原)這個路段,從2019年9月至2023年7月之間,就有高達15則與崩塌有關的新聞紀錄。這不僅代表該處崩塌頻率高,也可能與地質條件、氣候影響有關。若能進一步搭配地理資訊系統(GIS)與氣象資料交叉分析,便能更準確找出重複致災點、潛勢地區,對防災預警與養護資源分配將有極大助益。
這項看似不起眼的「每日新聞蒐集」,其實已成為災害資料治理的一環。它不僅補充了官方災情通報的時效性與完整性,也能為地方災害熱區提供長期觀測的依據。持續蒐集、持續整理、持續觀察,終將成為一份寶貴的國土資料資產。這就是「簡單的事持續做」所帶來的力量。
提醒:上述新聞災點資料可直接匯出excel及kml檔(詳最後一張圖),以便加值應用及分析
#歷史影像平台
#土砂災害新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