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了,莫拉克的惡夢還沒散去~~
現在還要繼續為國賠案傷神~~ orz
==========================================
防災工作,有時真的很讓人沮喪。
災害前,不論是劃定潛勢區或是防災宣導時,總是不被當回事。
應變時,總要在資訊有限,充滿不確定的情況下,在公眾安全及不擾民的矛盾前提中,作出艱難的決斷。
災害後,還得承受來自各界事後諸葛的質疑、媒體的公審、立法院及各級長官的關切、檢調與監察院的調查、甚至纏訟多年,這無止盡的官司及精神壓力。
事後諸葛人人都會,但在事件發生前的當下,誰能扮演上帝的角色,對於還沒發生的事情,能有100%神準的預言。
日本經驗:先救災、再究責。尊重專業,理性討論。
台灣經驗:先究責、再救災。名嘴當道,訴諸激情。
您覺得那一種才會形成正向循環? 那一種才會形成向上提昇的力量?
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這就是台灣防災人員的現況與困境。
立院諸公及各級長官啊,能不能幫忙解決防救災人員的困境啊!
社會大眾及螢幕前的您,能不能對防救災人員的專業多一些信任與尊重啊!
如果這個社會都以不信任為前提,把防弊當作無限上綱的藉口。
那這個社會每件事都必須增加昂貴的成本,緊急時都可能因保守遲疑而造成憾事。
所以,
如果把儘力搶救更多病患的醫生,硬打成強摘器官的兇手,那就不要抱怨未來再也沒有器官捐贈的可能。
如果把已窮盡心力,費盡唇舌的防災人員,都用事後諸葛的態度去嘲諷究責,那就不必期待會有更多有心有能力的人會投入改善這個國家的防災體系。
如果每次都要苛責那些已奮不顧身的救災人員,為何還是沒搶救出所有的人命,那就不必期待以後還會有人願意以搶災救災為志業。
建立一個制度很難,摧毀它卻很容易。
培養一個專家很難,毀滅他卻輕而易舉。
達成一個良善互信的社會很難,崩解它卻可能只在彈指間。
但,所有事情的轉折,往往就在每個人的一念間。
我們的社會,打算往那兒走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